
先说明:
学姐人好好的,只是我们一致认为——她的正常人生,已经宣告结束。
大三那年,学姐突然迷上了股票。
一开始只是悄悄在图书馆看几本《财报分析》《估值模型》,后来发展到——
图书馆一楼看基本面,二楼看技术面,三楼背宏观周期。
我们约她喝奶茶,她说:
“不喝了,我要把这杯变成未来的复利。”
我们约她逛街,她说:
“消费降级,从我做起。”
我们约她恋爱,她看了看大盘:
“现在情绪太高位,谈恋爱属于追涨,我选择观望。”
逐渐地,学姐的作息变成这样:
• 早上九点半:盯开盘
• 白天:看研报、记笔记、画估值区间
• 晚上:复盘情绪、回测策略
• 夜深人静: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只高估的垃圾股
我们都觉得,她的课外生活、社交能力、恋爱可能性,已经集体“退市”。
有一次,我们忍不住问她:
“你这样,会不会太累了?”
学姐一边在本子上画“安全边际”,一边淡定地说:
“人这一辈子,总要对一件事情用点力。
有人用在感情上,有人用在游戏上,我刚好用在看懂这个世界怎么运转。”
然后她抬头笑了一下:
“没关系的,我只是把‘玩’的那一部分人生,拿去给时间做个长期投资。”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
她不是“被股票夺走了人生”,而是很认真地,把自己的人生当成一只长期持有的公司。
后来,我们都爱开玩笑说:
“学姐已经对娱乐八卦、无效社交、乱七八糟的情绪波动,宣布退市了。”
她的某些“身份”确实“去世”了:
• 无脑刷短视频的自己
• 跟风消费的自己
• 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自己
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
• 会看报表,会算现金流
• 知道自己要什么
• 不再轻易被情绪带节奏
的新人格。
如果你刷到这条笔记,只想悄悄提醒你一句:
你不一定要学股票、看估值,
但你可以像学姐一样——
把一点点“玩手机的时间”,拿去投给“更好的自己”。
娱乐可以有,浪漫也可以有,
但记得留一部分精力给学习和沉淀。
那些看起来“漫长又无聊”的时刻,
未来某一天,都会变成你悄悄翻倍的底气。
(没想到吧这是一篇励志鸡汤,屏幕前的你是不是文章中的学姐~
#学习 #股票 #投资 #复利 #沉迷学习 #拒绝恋爱脑 #金融 #知识就是力量
学姐人好好的,只是我们一致认为——她的正常人生,已经宣告结束。
大三那年,学姐突然迷上了股票。
一开始只是悄悄在图书馆看几本《财报分析》《估值模型》,后来发展到——
图书馆一楼看基本面,二楼看技术面,三楼背宏观周期。
我们约她喝奶茶,她说:
“不喝了,我要把这杯变成未来的复利。”
我们约她逛街,她说:
“消费降级,从我做起。”
我们约她恋爱,她看了看大盘:
“现在情绪太高位,谈恋爱属于追涨,我选择观望。”
逐渐地,学姐的作息变成这样:
• 早上九点半:盯开盘
• 白天:看研报、记笔记、画估值区间
• 晚上:复盘情绪、回测策略
• 夜深人静: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只高估的垃圾股
我们都觉得,她的课外生活、社交能力、恋爱可能性,已经集体“退市”。
有一次,我们忍不住问她:
“你这样,会不会太累了?”
学姐一边在本子上画“安全边际”,一边淡定地说:
“人这一辈子,总要对一件事情用点力。
有人用在感情上,有人用在游戏上,我刚好用在看懂这个世界怎么运转。”
然后她抬头笑了一下:
“没关系的,我只是把‘玩’的那一部分人生,拿去给时间做个长期投资。”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
她不是“被股票夺走了人生”,而是很认真地,把自己的人生当成一只长期持有的公司。
后来,我们都爱开玩笑说:
“学姐已经对娱乐八卦、无效社交、乱七八糟的情绪波动,宣布退市了。”
她的某些“身份”确实“去世”了:
• 无脑刷短视频的自己
• 跟风消费的自己
• 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自己
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
• 会看报表,会算现金流
• 知道自己要什么
• 不再轻易被情绪带节奏
的新人格。
如果你刷到这条笔记,只想悄悄提醒你一句:
你不一定要学股票、看估值,
但你可以像学姐一样——
把一点点“玩手机的时间”,拿去投给“更好的自己”。
娱乐可以有,浪漫也可以有,
但记得留一部分精力给学习和沉淀。
那些看起来“漫长又无聊”的时刻,
未来某一天,都会变成你悄悄翻倍的底气。
(没想到吧这是一篇励志鸡汤,屏幕前的你是不是文章中的学姐~
#学习 #股票 #投资 #复利 #沉迷学习 #拒绝恋爱脑 #金融 #知识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