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前三季度保险行业偿付能力报告

wang wang 发表于2025-11-14 23:02:00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2025前三季度保险行业偿付能力报告

2025前三季度保险行业偿付能力报告

在行业净利润和净资产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偿付能力充足率却普遍下滑。这表明行业的盈利增长并未有效转化为资本的积累,资本短缺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首要瓶颈。
1. 净资产增长:结构性分化
整体向好: 72家公司中70%实现正增长。
头部主导: 增长主要由大型头部公司拉动。
中小型公司困境: 增长乏力,甚至部分出现负增长,显示其盈利能力和资本补充能力较弱。
2. 偿付能力:全面承压,风险积聚
普遍下滑: 核心充足率和综合充足率均出现下降,65%的公司核心充足率下滑。
中位数远低于平均值: 核心充足率中位数(145%)显著低于平均值(175%),说明大部分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被少数资本非常充裕的公司“平均”了,行业实际资本状况比平均值显示的更严峻。
风险评级堪忧: 超过一半(57%)的公司处于BBB级及以下,且出现一家C级公司(华汇人寿),显示出行业内部风险正在分化与积聚。
关键驱动因素: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特别是折现率计算方式的变更)是导致偿付能力下滑的关键加速器。
核心变化: 用 “即期国债收益率曲线” 替代 “750天移动平均” 来计算准备金折现率。
直接后果: 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此举导致折现率加速、更大幅度地下降。
影响路径: 折现率下降 → 保险合同负债现值增加 → 需计提更多准备金 → 直接侵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 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
对已切换新准则的公司(37家,多为头部):
虽然其资本实力相对较强,但70%的公司偿付能力因此下滑,核心充足率中位数已降至139%,非常接近监管红线,压力巨大。
对未切换新准则的公司(35家,多为中小型):
当前数据看似更高(均值290%),但风险评级更差(BBB级及以下超70%),且其中60%的公司偿付能力也已在下滑。一旦它们切换至新准则,将面临巨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综合结论与潜在趋势
1. 行业分化加剧: “强者恒强”格局固化。头部公司凭借更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抵御冲击,而中小公司则在增长和资本补充上双双陷入困境。
2. 资本补充压力空前: 整个行业,尤其是中小型险企,面临着迫切的资本补充需求。预计未来增资、发债(资本补充债)、引进战略投资者等资本运作将更加频繁。
3. 监管关注点变化: 监管机构可能会更加关注:
系统性风险: 多家C级公司的出现是一个危险信号。
新准则的全面实施: 推动未切换公司平稳过渡,并关注其带来的连锁反应。
业务结构优化: 鼓励公司发展价值型、资本节约型业务。
#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