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存储芯片行业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高盛\"分析在图片中呈现)
闪迪这份财报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个漂亮的42%毛利率指引,而是管理层对2026年整年供应紧张的判断。要知道,NAND市场过去十年经历了无数次\"产能过剩-价格战-行业洗牌\"的轮回,每次复苏都伴随着厂商们克制不住的扩产冲动。但这次不一样了,几家头部玩家似乎真的学会了\"克制\"。这种行业自律带来的定价权,才是闪迪毛利率从29.9%一跃至42%的真正底气。
更值得关注的是闪迪在企业级SSD市场的布局。128TB的超大容量驱动器听起来很酷,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认证门槛极高,周期也长。闪迪目前市占率还很低,却敢在这个时候all in数据中心赛道,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在押注AI时代的存储需求爆发。问题是,当英伟达、美光都在抢这块蛋糕时,闪迪凭什么能从三星、SK海力士手里抢份额?
高盛把目标价从140美元直接拉到280美元,这个翻倍的预期背后,其实反映了市场对\"理性供给\"这个新叙事的信仰。但历史告诉我们,当所有人都相信这次不一样的时候,往往就是周期拐点快到了的时候。
#华尔街播客 #投行研报 #闪迪 #高盛 #NAND存储 #存储芯片涨价 #内存价格 #数据中心 #三星电子 #SK海力士
闪迪这份财报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个漂亮的42%毛利率指引,而是管理层对2026年整年供应紧张的判断。要知道,NAND市场过去十年经历了无数次\"产能过剩-价格战-行业洗牌\"的轮回,每次复苏都伴随着厂商们克制不住的扩产冲动。但这次不一样了,几家头部玩家似乎真的学会了\"克制\"。这种行业自律带来的定价权,才是闪迪毛利率从29.9%一跃至42%的真正底气。
更值得关注的是闪迪在企业级SSD市场的布局。128TB的超大容量驱动器听起来很酷,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认证门槛极高,周期也长。闪迪目前市占率还很低,却敢在这个时候all in数据中心赛道,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在押注AI时代的存储需求爆发。问题是,当英伟达、美光都在抢这块蛋糕时,闪迪凭什么能从三星、SK海力士手里抢份额?
高盛把目标价从140美元直接拉到280美元,这个翻倍的预期背后,其实反映了市场对\"理性供给\"这个新叙事的信仰。但历史告诉我们,当所有人都相信这次不一样的时候,往往就是周期拐点快到了的时候。
#华尔街播客 #投行研报 #闪迪 #高盛 #NAND存储 #存储芯片涨价 #内存价格 #数据中心 #三星电子 #SK海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