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反内卷以来,外卖补贴的巅峰好像已经过去
补贴过后,用户购买习惯会培养起来吗?
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在是时候看看有哪些端倪了
今天分享花旗8月4号发布的外卖用户调研,不仅信息量不少
有一些结论还有点颠覆认知
- 尽管近期补贴趋于正常,但市场规模的扩大还会继续
- 在选择外卖/即时配送平台时,餐厅多样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配送速度
价格只能排到第三,见p2
- 淘宝闪购的净推荐值比美团还高,达到70,美团是68,饿了么是58,见p3
◾️
报告有20多页,调研在6-7月进行
有1800个用户样本,在年龄、性别和城市进行分层抽样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 外卖用户的行为分析
包括下单频次、关键决策要素、下单时间、下单金额等
- 不同外卖平台对比
包括用户画像、比价行为、覆盖面等
- 闪购(非餐品类)的用户特点
◾️
下面展开一些
◾️
1.过去3个月订餐行为变化
1)和过去一年对比,过去3个月的频次变化,见p4
46%维持之前的订餐频次,36%增加,18%显著增加
重度用户(每日订餐)中,47%增加,14%显著增加
重度用户对补贴的敏感度最高,比较适合作为补贴的目标对象
2)预计未来频次
42%表示将保持相同下单频率,39%会略微增加,仅7%会显著增加
重度用户中,46%会增加,18%会显著增加
3)增加订餐频次的原因,见p5
按影响大小排序来看
64%的用户选了折扣和促销
51%选了更快的配送速度
50%选了食品质量提升
反过来,减少频次的原因,从大到小
食品安全、食品质量和促销
◾️
2.不同外卖平台的差异
平台划分是按照美团、饿了么、京东外卖和淘宝闪购
1)用户画像,见p6
按照年龄、城市等级、性别、收入水平和下单频次分类
比较有意思的
- 淘宝闪购在18‑29岁年龄段消费者中占比最高,达37%,其次是京东占33%,美团占比最低为20%
在45‑59岁及60岁以上高龄用户群体中,更大比例用户选择美团作为主要平台
这说明这场补贴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使用新平台
2)平台覆盖,见p7
94%的用户目前使用美团
饿了么、京东和淘宝闪购的分别有67%、61%和42%
3)用户已经习惯了在平台间的比价行为,见p8
一定程度上会比较的占比是49%
一定会比较的占比是22%
可能会比较的占20%
10%不会比较
#研报 #美团外卖 #京东外卖 #外卖 #即时零售 #阿里 #淘宝闪购 #互联网大厂 #投研 #港股
反内卷以来,外卖补贴的巅峰好像已经过去
补贴过后,用户购买习惯会培养起来吗?
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在是时候看看有哪些端倪了
今天分享花旗8月4号发布的外卖用户调研,不仅信息量不少
有一些结论还有点颠覆认知
- 尽管近期补贴趋于正常,但市场规模的扩大还会继续
- 在选择外卖/即时配送平台时,餐厅多样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配送速度
价格只能排到第三,见p2
- 淘宝闪购的净推荐值比美团还高,达到70,美团是68,饿了么是58,见p3
◾️
报告有20多页,调研在6-7月进行
有1800个用户样本,在年龄、性别和城市进行分层抽样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 外卖用户的行为分析
包括下单频次、关键决策要素、下单时间、下单金额等
- 不同外卖平台对比
包括用户画像、比价行为、覆盖面等
- 闪购(非餐品类)的用户特点
◾️
下面展开一些
◾️
1.过去3个月订餐行为变化
1)和过去一年对比,过去3个月的频次变化,见p4
46%维持之前的订餐频次,36%增加,18%显著增加
重度用户(每日订餐)中,47%增加,14%显著增加
重度用户对补贴的敏感度最高,比较适合作为补贴的目标对象
2)预计未来频次
42%表示将保持相同下单频率,39%会略微增加,仅7%会显著增加
重度用户中,46%会增加,18%会显著增加
3)增加订餐频次的原因,见p5
按影响大小排序来看
64%的用户选了折扣和促销
51%选了更快的配送速度
50%选了食品质量提升
反过来,减少频次的原因,从大到小
食品安全、食品质量和促销
◾️
2.不同外卖平台的差异
平台划分是按照美团、饿了么、京东外卖和淘宝闪购
1)用户画像,见p6
按照年龄、城市等级、性别、收入水平和下单频次分类
比较有意思的
- 淘宝闪购在18‑29岁年龄段消费者中占比最高,达37%,其次是京东占33%,美团占比最低为20%
在45‑59岁及60岁以上高龄用户群体中,更大比例用户选择美团作为主要平台
这说明这场补贴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使用新平台
2)平台覆盖,见p7
94%的用户目前使用美团
饿了么、京东和淘宝闪购的分别有67%、61%和42%
3)用户已经习惯了在平台间的比价行为,见p8
一定程度上会比较的占比是49%
一定会比较的占比是22%
可能会比较的占20%
10%不会比较
#研报 #美团外卖 #京东外卖 #外卖 #即时零售 #阿里 #淘宝闪购 #互联网大厂 #投研 #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