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通过对3000名消费者的深入调查,揭示当前中国消费市场的真实脉动。\n \n💰 钱包“体感微凉”:收入增长放缓\n“今年你涨薪了吗?” 这或许是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n报告显示,现实可能有些“骨感”。无论是薪资、投资还是房租,三大传统收入来源的增长都在放缓。\n平均薪资增长:从去年的4.6%降至3.3%。\n简单来说,大家普遍感觉赚钱的速度变慢了,对未来的财务安全感也打了些折扣。这种谨慎的情绪,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消费决策。\n \n🏦 存钱还是花钱?\n当收入预期变得不那么明朗时,消费者的选择也变得异常清晰。\n一个显著趋势:储蓄意愿持续走高,而消费意愿则相对疲软。\n储蓄意愿:净增加储蓄(存款)的受访者比例攀升至54%的高位。\n消费意愿:计划增加消费的净比例则降至6%。\n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更多资金存入银行,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形成了所谓的“超额储蓄”现象。大家花钱更理性,也更“克制”了。\n \n🏠 房地产的“负重”前行\n过去,房产是中国家庭财富的“压舱石”。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n持续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带来了明显的负财富效应。当人们感觉自己最重要的资产在缩水时,消费的信心自然会受到影响。\n未来12个月房价升值预期:降至23%,创下瑞银该项调查以来的历史新低。\n对房价的预期走弱,让人们在做大额消费决策时变得更加犹豫。\n \n🚀 政策“暖风”与消费新亮点\n尽管整体情绪偏向谨慎,但市场并非一片黯淡。政策的支持正在成为一股重要的“暖风”。\n近7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享受到了消费券、以旧换新等政策补贴。尤其在家电、数码产品等领域,政策的拉动效果立竿见影。\n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消费结构的分化和新的增长点。即使捂紧钱包,大家也愿意在以下领域为“美好生活”买单:\n体育健康 💪 教育培训 📚 医疗保健 👩⚕️ 旅游出行 ✈️\n特别是体育、育儿服务,成为了今年消费意愿增长最快的领域。这表明,消费者并非不愿花钱,而是把钱花在了提升自我和家庭幸福感的“刀刃”上。\n \n短期来看,受高基数影响,第四季度消费增速可能放缓。展望2026年,在没有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前提下,消费将保持温和的中个位数增长。\n \n#瑞银 #行业报告 #行业研究 #消费者市场洞察 #消费者趋势 #新消费时代 #消费者选择 #市场发展趋势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