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9月29日的时间节点,A股牛市的持续性成为市场焦点。从核心逻辑看,本轮行情尚未触及终结信号,但已从普涨阶段迈入分化周期,把握趋势比纠结时长更关键。\n牛市延续的根基仍在筑牢。宏观层面,2025年经济复苏态势明确,消费升级、新基建投资与高端制造出口形成协同支撑,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托底。政策端,积极财政与稳健货币政策精准发力,新“国九条”推动的注册制深化与退市常态化,构建了更健康的市场生态,区别于2015年单纯的杠杆驱动行情。资金面更藏潜力,中金测算显示居民存款仍有5-7万亿“预备队”未大规模入市,北向资金与公募基金已先行布局,形成资金接力效应。\n从历史规律看,当前行情仍处合理周期。A股前四轮牛市平均持续1.6年,本轮行情自启动至今尚未达到这一均值,且沪深300指数距5500点的历史关键点位仍有32%空间,估值层面较2021年高点亦有19%提升余地。更关键的是,市场呈现“科技牛”与“健康牛”双轮驱动特征,AI、半导体等板块依托技术突破实现业绩增长,高股息标的则提供稳定性,这种结构比单一炒作更具韧性。\n但风险信号需警惕。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已达2.34%,逼近2.5%的警戒线,部分科技股估值扩张速度远超盈利增速。节前资金避险情绪升温,板块高低切换加剧,赚钱效应有所弱化。此外,全球通胀反复与地缘冲突仍是潜在扰动因素。\n综上,牛市大概率延续至2026年,但“快牛”难现,震荡向上成主基调。9月29日节点下,投资者无需急于离场,可聚焦三条主线:一是国产替代加速的半导体、AI算力板块;二是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出海龙头;三是估值合理的高股息资产。同时严控仓位,避开无业绩支撑的高估值标的,在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会,方能分享牛市下半场红利。\n#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