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刊登我的都市小文的港报当日,我正满手面粉做松饼。忍不住抖落满身八卦如鸟展翅状的报纸,最终在议员女友桃色绯闻和歌神演唱会之间找到了我的巨作——写的是在澳门casino工作的一整年。但把手覆盖上去,只外溢了一点轮廓,依稀能看到:嘉年华、天真同僚、金装游客字眼。幼年读过的作家,其实也会遗传一些习惯给你:三百六十五天事情浓缩在一只雀身大小的文章里,功力来自李碧华:节省词语、频繁换行。\n \n她是很会勾勒、且常常只勾勒事物的轮廓的人,这其实是港台作家的惯招,只因专栏地皮稀少,民众时间金贵,最好解决方案即是留白勾引想象——\n \n李碧华亦舒和瀛太都是个中好手,一句话一换行,一如频繁掉头的taxi司机,让人头晕之余,意识到这是人工心血的高架盘旋出的摩天巨城所带来的威慑。\n \n只因太纯熟地用声色味利用了大众的想象——于是李碧华的文章颇有美女感。无怪她真容在《霸王别姬》幕后照片现身时,大家都颇为失望。她的美女感,除了极尽香艳的声色味,还有关键:她无时不刻在镇定自若地冒犯。\n \n细想所有的美女都有此等不紧不慢高跟鞋锥穿地球的气势。但只有在阴盛阳衰的时代才能流行这样的美——所以当下李碧华突然又火了,因为大陆也来到了一个和当时的90港岛同等物质膨胀但人的精神毛边粗糙的时代。女人话事,女人解构,女人失控。潮州卤水鹅、饺子、生死桥中丹丹给金先生端上的可口可乐,无不是女人仍做厨房事,但以男人为食材,做她们怪诞人生的配菜。\n \n我很钟爱的另一个古巴作家玛茶多门多萨也有李碧华气质,她写把衣服缝进身体,于是越来越透明的百货商场女人;或是不小心被丈夫砍了头,但用绿丝巾装饰好,笑意盈盈重回家门的家妻。读书博主们钟意在故事最后上一些女性主义的价值或是消费时代金科玉律,而一切归纳都是讲错。\n \n门多萨和李碧华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们抛弃理性,去拿感性的滩涂。性/压抑的地方性/猖狂,女子人生恐怖如菜的地方自有不该拿理性来解释,尸骨做成的牙签。\n \n喜李碧华的我们所痴迷的,是那一点点失控。于是西窗夜凉薄酒,心惊背衫汗透。她的小说和美女的存在有同样的责任:带麻木的人们失控一次,尔后爱上失控。之所以全球妖艳女明星都有孩童一面,因为反年龄的彼得潘之感,就是一种扇系统耳光的失控。\n \n东亚女开始爱上李碧华,这是一件极好的事,先让她的文字如针如蚊扎入体内,然后我们便明白女人一旦失控,都市便会奇情,此为良好品格。\n \n而理性,仍是解释既有的旧世界,让人中规中矩,暴露出老实的鼻头。#随笔#girlstalk #女性成长 #女性 #小说 #李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