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细致是“从头到脚”的,
其中“胫部”(膝盖与脚踝之间的部位,也就是小腿)从千年前,就有它独特的“时尚单品”,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小雅·采菽》中就记载了“邪幅在下”,汉代郑玄注解为“邪幅即行縢”,即以布帛缠绕腿部增强行动能力的绑腿布。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中,(见图三的左三个秦俑裤腿相对更紧,就是胫部缠了行縢,或套护腿的效果),直至近代,红军战士也会用类似的布条绑腿。
但是,今天解析的李祯的“堆堆袜”不是这个,李祯用的这个单品,是明代女性常见的胫衣—“膝袜”,也叫“膝裤”。
古代膝袜最初用于保暖和防护,不限男女,如《炙毂子》记载的“角袜”,后演变为兼具装饰功能的服饰。一般都束在膝盖以下的部位,长至踝部,叶梦诛在《阅世编》中曾记载明代妇女所穿的膝裤,还道出了膝裤的真正作用:“掩足”“藏拙”,为了让妇女不露出脚面和脚踝。
明代小说中就记载了膝裤,如《金瓶梅词话》中,就写了李瓶儿的“妆花膝裤腿儿”,也侧面印证了,膝裤在明代女性间的普遍性。
在山西临汾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水陆画》中,就可见穿膝裤的女性形象。(见图四)现如今,女性再也无需get古代女性的“露脚羞耻”,膝袜也仅仅成为了一件普通汉服时尚单品。(图五为现代人汉服中的膝袜)
#杨紫 #李祯#家业#中国传统服饰 #汉服#服章之美 #电视剧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