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的一点困惑和想法: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前期需要较大的工作量积累,过程繁琐,以前经常给学生说,如果把天药做的好的话,他可以让柔弱女生变成女汉子(前期工作很粗狂),让七尺男儿变成如小女生般心细(后期微量化合物的分离需要条理和细致),然而随着天然药化技术的成熟,研究资源的相对枯竭(基本都研究过了),天然药化的研究失去了新颖性,在论文分区评价,人才及项目申报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目前传统的天然药化课题组逐步从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深度上做了调整,在研究对象上热点是海洋来源,内生真菌来源,中药或植物来源的新颖性降低;研究思路上主要是围绕特定化合物或活动成分的定向获取,具小编课题组实际应用经验来看,这一点有助于提高化合物的分离效率和靶向性,且有助于提高学术论文的引用率;研究深度上主要是从特定化合物的药理机制(包括天然药物探针),生物合成来开展,这方面需要课题组有较好的药理或生化平台开展相关工作。天然药化课题组开展药理机制的研究有天然的优势就是丰富量或种类的化合物来源,这是与中药药理课题组相比具有的优势,劣势是多数转型中的课题组药理基础薄弱;生物合成是目前炒的比较热的领域,近几年天然药化领域能上人才项目的多数是该领域和天然药物探针研究相关。我们一直说天然药物化学是创新药物的源泉,然而其源泉的地位并没有合成药物化学突出,有几点原因,一是量的问题,限制了深入的机制研究,即便部分化合物可以通过合成获得,路线成本问题具有局限性;二是药物研发的独特性,药物研发需要团队作战,高校或科研院所多数还是以论文为导向,再者相对研发公司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团队构架不完善,很难以药物研发团队的形式组织人员,即便团队带头人(功成名就的带头人还是有意愿做创新药实事的)有意愿,然而真正干活的底层工作人员由于评价机制问题,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多数着重解决自身眼前的职称,收入等问题;三是目前药物研发企业多数还是仿制药为主,真正有能力支撑和承担创新药研发风险的企业还是少数,在化药企业天然药化知识多数是为合成药物做辅助,如分析,结构研究,杂质分离等,鲜见在企业发现天然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四是政策导向需要进一步完善(该部分不展开);五是从业人员信念问题,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从业者在项目申报中优势不在,目前很多老师或者研究生从事传统天然药化无意义感的情绪增加。